6.30.2013

人生課堂 - 第五次實習

昨天第5次實習。因為上週的經驗,出勤前的幾天都不斷嘗試調整自己、提醒自己,角色是什麼、目的是什麼....

今次我們三個人一組,不過,我覺得還是兩個人一組比較好,因為地方淺窄,病人有時說話不清,我們要把身體靠近病人,這時候,站得最開的一個義工就比較困難了... 而且,病人一般都只會跟較接近他/她的義工說話,所以,第三位義工,可能全程只會'站著"。

一共探了三位病人,其中一位陪伴的時間比較長。伯伯跟我們訴苦,告訴我們被醫護人員綁著,不能動彈,感覺沒有了尊嚴(其實因為是怕他一但滑倒,可能影響很大);又告訴我們他有一個大家庭,孫仔孫女也有八、九個,自己的姐姐也有90多歲了;更告訴我們他人生經歷了很多高低起跌,經過打仗,走難....... 然後,不論你是達官貴人也好,窮等人家他好,到了這個年紀,人老了,病了,也要像他一樣進入舒緩病房,等待那一天的來臨。他把人生看得很化,可能,已經接受了。離開前,他叮囑我們要好好保重身體,因為健康真的很重要。這一句從臨終病人口中說出的話:別具意義。

令一位老婆婆,據其他義工之前的分享,她很健談。我們來到她床前之前,她剛吸完氧氣,看來不太舒服。「看」到我們,她便嚷著很辛苦,不要讓她這麼辛苦。然後,她合上雙手禱告,請天主給她解除痛苦,請天主給她一條生路,不要讓她走一條死路 .... 也說到:"你要我信,我便信了..." . 她不停重覆這幾句說話......... 我真的不知道可以給她怎樣的安慰......

最後一位婆婆,來到她床前,她對我們的說話沒有反應,但卻一直"看著我們".....我們就靜靜的看著她,陪伴她. .... 慢慢地,她蓋上眼睡著了...


看到病床上的公公婆婆,都讓我想起了爸爸,是的,有點害怕有一天,睡在病床上的是自己的爸爸,到時,還能這麼冷靜的陪伴他嗎?


其實心裡對上次那位老伯伯仍有掛心,但,是逃避也好,巧合也好,今次,我沒有見到他,也沒有問導師他的去向。也許,他還在某一張病床,也許,他己經離世..... 我得要習慣,要學習接受,在舒緩病房這裡,就是病人走最後一程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