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2013

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喜歡香港…(下)

HKTV發牌事件,讓40萬人在臉書支持、12萬人上街抗議,相信他們不只為了不發牌,更加是為了越見倒退的香港而走出來。連日從報章、電視、甚至臉書看到很多相關及延伸的話題、評論,越覺自己負能量的增加。少少一件發牌事件,政府也不能堂堂正正的公開落敗原因…… 這以後怎能叫人信服這個政府?!  特首選舉,梁振英得票689,唐英年得票285,這也不是清清楚楚的交代了唐英年的落敗嗎?  偏偏這個不比選特首重要的「免費電視台發牌申請」卻交代不清,難怪被認為是黑箱作業。  

唐文龍說得對,作為父母,應該怎樣以這個活生生的課題教導孩子只要努力讀書就會有好成績?! 

艾威說得對,「今日吾軀歸故土 他朝君體也相同。今日行會以保密為由,拒絕透露拒發牌原因,將來可能收你間屋、封你間舖都會以保密為由而不作解釋」… 

黃秋生也說得對,香港不需要「新香港人」,香港只需要「香港人」。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香港需要「新香港人」?! 曾聽說過為什麼要放那麼多內地人到香港,無非是為了溝淡香港人在香港的成份,讓香港慢慢地真正成為中國的一部份…  簡直荒謬 

看看內地人湧入香港後的後果:搶奶粉;搶幼稚園、小學甚至瓜分中學、大學學位;令物價高漲;讓傳統食肆、商店被逼結業;把國內文化帶來,隨地大小二便、蹲在地上…更甚的會認為自己的出現是幫助香港繁榮,態度囂張到不得了;更有覺得因為自己的孩子在香港出生,香港人應該順利成章的把他們看成一體,享有我們納稅人的所有福利…  當然,我同意總有一小撮人不是這樣,但可惜,這一小撮人並不佔大多數。文化差異太大,這樣子下去,香港真的只會越見退步… 

時至今日,你還能倚賴這個政府能給予你什麼嗎?
 
 
 

10.28.2013

人生課堂 - 凋謝了的玫瑰

之前從其他義工口中知道這位病友,一位有三名孩子的年輕媽媽,突如其來的危疾把她送進了舒緩病房;她未能接受自己患病,也未能接受生命在倒數,終日以淚洗臉,探訪過她的義工也担心她患上抑鬱,希望她能得到支援… 

一直沒有機會被派到她的病房進行探訪,但每次經過病房門口,總會看到她,愁著臉,一次比一次憔悴… 

上兩個星期,第一次來到她的床前慰問,想不到,兩個星期後的今天,知道,那次慰問,原來也是最後一次… 探訪後的一星期,她過身了。 

她最小的孩子才七歲,我見過一次,很可愛,挺乖巧的。

短短20分鐘的慰問,感受到,她很無助、很徬徨、很絶望、很記掛著家人…

可能自己也是一名母親,所以,在探訪的過程,少不免加了一點「身同感受」的私人感情入內…孩子還少,自己卻無力照顧他們,無力替他們打點,孩子以後的路,也無力陪著他們走,孩子受傷害,也無力保護他們… 這些感受,自己切切實實的明白。 

是一個巧合,慰問期間我看到她手腕上的「病人資料手帶」年齡一欄,原來她才比我大兩歲…. 聯想到,若果是自己…若果是自己…想著想著,也不敢再想下去。這個世界沒有如果的,要不把握現在,好好珍惜,要不消極的活下去,直到最後一刻的來臨。 

上次參加「生死預演」講座,問過衍空法師,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安安詳詳,睡夢中過生,有些卻經過疾病的痛苦折磨,最後一口氣也不能享盡?! 原來,這些,又是「因」和「果」;可惜,我還未看得通,未看得透。身边也有仁慈大愛的朋友,一次又一次被不同的疾病纏繞,難道上天不想他活在一直倒退的現在,痛心失去支援的一群而想給他一條截徑往天家?!
 
 

10.25.2013

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喜歡香港… (上)


這是幾個月前在yahoo blog的發洩,這陣子又想再來另一個發洩,所以先把「上文」再post出來,稍後再post「下理」。


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喜歡香港… ()

2013825日下午5:19

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曾經,因為我是香港人而覺得自豪 ….

忘記了是那一天,在居住的大廈大堂等升降機時,聽到清潔嬸嬸跟管理員叔叔的一段對話:「…… 依家個政府真係冇鬼用,以前雖然搵得少,但都叫做有飯食有屋住;依家? ! 真係搵埋都唔夠食! ….
 

港英政府的「好處」是什麼我不能具體的說出來,但,記憶中應該沒那麼多怨氣,沒那麼多遊行,貪官、做假等也沒有吧?! 樓價、物價,沒有被推得那麼高,街上,更很少出現令人討厭的畫面 …..

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對這個哋方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覺得自己明明就在熟識的地方,一個成長的地方,但還是滿腦子懷疑有點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在何方?! 這是香港嗎? 這是自己的家嗎?

那些老字號的店鋪被金鋪、名店、化粧品店所取代。走到街上,撞口撞面的,觀其行為,聽其口音,都知道跟自己是不一樣;時至今日,這一群人已經由尖沙咀或旺角散佈至港九新界 因為文化的差異,也可能因為「天生」的反感,總覺得這個地方被弄得一塌糊塗

你叫他守跌序排好隊嗎? 他卻不是充耳不聞,就是連珠炮發的向你還擊…..  自己親身經歷如下:排咩du()!” “跟咩轉仔(箭咀)!” “自嘰()人都緊()” ….. 真抱歉,我想,我真的很難把你們當作自己人

好地地的一個香港,怎麼會搞成咁 ?!

以前的港督,印象中,我想,是受歡迎的,起碼,馬上令我想起麥理浩和尤德,並沒有覺得對他們反感;起碼,還記得彭定康缷任後重臨香港宣傳新書時泰昌吃蛋撻的一幕

港督走到街上跟市民見面,也會被喝倒采,也會有示威嗎?! 真的記不起了. .. 但特首「微服出巡」,我卻看到示威…. 也看到安排出場的支持者

菲律賓人質慘劇(2010) vs台灣漁船遭菲律賓公務船射殺案(2013):台灣的馬英九出馬,個月後,菲律賓總統特使赴台,帶著阿基諾三世署名的道歉函正式道歉;而香港的特首「很努力」的關注了事件3…… 阿基諾說他們的國家文化是不會道的,但,怎麼他也向台灣道?!

97回歸前,香港人分分移民,因為對一國兩制很担心很担心。回歸16年,「50年不變」恐必快要成為「絶響」;近日移民個案增加,自己身边也有朋友為子女的將來做了決定。但矛盾的去想,這個決定,是離棄還留在這裡土生土長的一群,放棄「並肩作戰、堅持到底」,蓋著眼就當看不到的等這個地方被染紅呢? 還是為了下一代,寧願留落異鄉,讓他們在別人的地方長大?! 坦白說,自己也曾跟孩子說過:「將來有本事走,便走。

巧合下讀到陶傑的一篇文章《比較港英政府與特區政府》http://hi.baidu.com/rgzjtsuaewbakmq/item/99a73d895bda225426ebd9b4 可能誇張了,但,看著自己的地方慢慢的退步,感覺實在有點悲哀

反政府行動有用嗎? 不能說沒有用,但,什麼需要反什麼不需要反,卻是各人有各人的judgement。反國民教育我有參加,七一遊行我有參加,六四晚會我有參加香港人的力量其實可以很大

若果自己夠幸運,我還會有機會待在這裡三、四十年,這三、四十年,其實心裡已經預備了那個不想發生的變遷,擔心的,只是這個地方能給孩子怎樣的將來?!
 
 

 

人生課堂 - 「生前身後」

參加了中央圖書館「生死教育講座系列」「生死預演」的其中一講:「生前身後」,由釋衍空法師主講。
講座的簡介是:對佛教來說,一切皆緣起而有,緣盡而滅;要衝破死亡,心無恚礙,必待認識世間的本來面目。衍空法師將以淺近的語理,為我們開脫死亡的怖慄相。
想不到講座竟然full house,想不到在坐的有醫生、也有神職人員,也想不到講座比預期精彩。本身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讀書時因為學校基督教,所以,基督教一直跟著我一直進入社會大學;不過,這幾年卻開始對佛、對釋有些好奇,漸漸地,開始比較多閱讀有關的文章及分享。
講座並不沉悶,後來才知道衍空法師及主持人查鍚我先生來頭不少,幸好沒有錯過這個講座。
好投入去聽,也嘗試很努力去抄筆記。都是一些大家都明,但從沒有認真去思考的課題 ……
死亡是每一個人都要面的事
所有生命都要面對生老病死
生老病死,是肉體的痛苦--> 是生命中不能逃避的第一支箭
處理好自己的心情去面對「死亡」 --> 生命中不能逃避的第二支箭 -->從不明白不接受第一支箭, 再經過恐懼、擾累、孤獨、空虛等心靈上的痛苦
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
去改善那些能改變的事情
培養智慧去分別於二者
食肉是福報 (用福)
食素是禄 (積福)
「為什麼?佛陀:「如是知,如是見!
預前指示 --> 自己預早作好死亡後的預備及指示,讓後人跟進
何處覓心安?
無常的必然,無常的苦,常存的朌望
從「無常、苦、空、無我」,去到「常、樂」(行常的安樂)、「我」(觀自在)、「淨」(冇煩惱)
心,不要執著。月亮美嗎? 是自己的心去主宰她美不美
老子():生亦不喜、死亦不悲
活好當下,比活在當下好
明白死亡,就會珍惜生命無常,就會活在當下
生如春花之燦爛,死似落葉之閒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把握好人生

10.02.2013

人生課堂 - 當子女的最後抉擇

讀了木羽飛在雅虎「與童同行中的文章「當子女的最後抉擇」,有一點想法。

當中觸動我的,有這兩段內容:

….「香港的老人服務少得可憐,政府院舍要排五年,私人的呢?沒哪間好……如果我有得揀,我都唔會送我的爸爸媽媽入去住。」
照顧一個老人家,難道比養育一個孩子還要難嗎? 

因為當了醫院義工,每週都會到醫院探訪;都會看見躺在病床上孤獨、無助的老人家…….

就是不用住院接受治疗的老人家,年紀大了,少不免機能衰退,失去自理能力…家人沒法安排在家照顧的,就只有把他們送進安老院舍,接受那可能不為人知、淒涼、失自由、甚至懷疑被瘧的生活……. 

身边有一位朋友,父母年事以高,她因為需要工作,實在沒有能力獨力照顧他們;起初聲淚俱下的堅持絶對不會把他們送進安老院,因為覺得實在對不起父母,也深信安老院很「黑暗」,父母的日子不會好過,所以希望聘請印傭,但在左計右計下,發覺支出甚多…不出數天,她便決定把父母送進安老院。當時她決意天天下班去探望父母。 然而,大半年後的今天,我又了解到,她現在只會每週探訪一次……… 

我不是當事人,我不能了解,也不會明白;但,我總常常想:為什麼年紀大了就會被離棄呢? 勞碌一生,為生活,為孩子,福份也許還未享就被離棄。

又,難道人老了,就只有「醫院」及「安老院」這兩條路? 就只有這兩條路陪伴自己走完人生旅程?! 我相信大部份人都總希望在自己熟悉的家中,讓至愛的家人陪伴著自己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但…… 要香港政府轄下的各個有關部門互相配合看來不是容易的事… 其實,真的很難嗎? 

父母把我們養育成人,短則20多年,長則直至他們離世,難道,讓他們安享晚年是很過份的事嗎? 尤其經歷過走難、又或者捱過窮的父母,要捱大孩子實在很不容易。年紀越大的父母,越不需要兒女的物質补貼,需要的,反而是多見兒女幾面,反而是「陪伴」。 

「忙」可能是事實,也可能是讓自己遺憾的一個總是會掛在口边的借口… 

自己父母年事已高,也有很多的說不定,所以常常都會提醒自己,儘量多陪伴,儘量多行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