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2014

親戚

小時候每逢過時過節,或者週末假期,總會隨爸媽到訪親戚家……大姑媽、二伯爺、四姑媽、五伯爺、外公外婆、姨媽…;大人有大人打麻雀、談天,我們小朋友有小朋友的世界。

  • 記得跟表哥去九如坊玩耍,在街边買一毫子一串的豬頭肉。現在回想起來,那一串豬頭肉真的很好吃
  • 記得表哥看見了包著頭的印度人,學著他們說「印度話」,可能亂打亂撞,不知說了句什麼,被那個印度人破口大罵,嚇得我們拔足狂奔
  • 記得表姐帶我和妹妹去閣麟街、石板街行逛,後來我們長大了,就自己走去大華國貨公司扮大人shopping
  • 記得表姐帶我去石湖墟,因為她突然內急又找不到廁所,所以我們避了入橫街暗角處,讓她…… 那時候我們十多歲
  • 記得每次跟爸媽入上水探外婆時,總因為會見到表哥而尷尬,因為,我們都被配對了…表姐配哥哥,表哥配我,表弟配妹妹
  • 記得跟堂家姐堂亞哥和堂妹等去遊巴士河,坐在巴士上層的第一、二排,嘻嘻哈哈的,好開心
  • 記得很期待跟爸爸去二伯爺家,因為當時偷偷的暗戀堂四哥
  • 記得很怕去大姑媽家,因為她家裡養了一隻「大花貓」

兒時回憶都是快樂,都是令人回味的。
 
然後,我們都長大了,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過時過節都不再願意隨爸媽四處去,那些兒時玩伴就在片刻間變得越來越陌生,後來,更加不相往來......... 
現在人到中年,反而變得重視親情,很想多見見親朋戚友;奈何,能夠讓大家都走出來的,就只有紅事及白事,但偏偏白事居多。

在靈堂上相見,心裡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跟亡者道別的同時,也會珍惜機會跟親戚「相認」,關心近況,然後:「得閒飲茶、多啲聯絡。」.......... 下一次見面,説不定也是因為出席喪禮。(不是説笑,這的確是自己的經驗。)

年紀越長,就越關心「生死」課題,聽到身邊生離死別的故事,就越覺得死亡的接近,更會提醒自己學習接受有生必有死。

沒有人可以避免「死亡」,但卻可以有能力讓自己的人生走得精彩,令到死…而無憾。

 
 

11.09.2014

人生課堂 - 譚仔米線爸爸(三)

5個多月後的昨天,我又再次跟譚仔米線爸爸見面了。其實上星期已經從其他義工口中得悉他又再次入院,但因為自己請了假,沒有參與服務,所以到了今天才有機會探訪他。

心裡一直記掛著這位病友,也許是因為第一次見面時,聽他分享自己的不開心所留下的深刻印象。

他看來又消瘦了一點,情緒,又看來平靜了一點,也許,都接受了自己患病。 (應該是不得不接受吧?!)

見他一直把左手重重的放在胸前,沒有移動過,便隨口的問了一句,才知道危疾令他半邊身體失去了活動能力,所以「隨意把手放在胸前」……… 到現在還是想不通,為什麼上天有時總要把人折磨得要死,才把他帶離人世?! 難道這都是前世因,今世果的道理?! 

他又提到住進老人院的日子不好受,床舖不夠整潔,人手不足,沒有適當的照顧,讓他因為用手不停去抓痕癢的頭皮致破損流血,幸好現在都轉了來舒緩病房,暫時可以離開那不喜歡的環境。

說到家人的探訪,他告訴我們,家人和朋友都不時來探訪他,會給他買喜歡吃的;但當看到他床邊只放著醫院提供的簡單用品,我又想起了那第一次見面,我從他身上看到的……被遺棄和孤獨,也許,是我多心了。

我曾經說過,我但願他留在舒緩病房,也不想他住進老人院,今次見了他之後的感受也一樣,因為,在舒緩病房裡,他看來真的感到舒服一點……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有誰不想舒服地、平靜地走完?


8.21.2014

龍眼

那一天,如常的吃著爸爸為我們準備的飯後果,一邊吃、一邊看愛回家、一邊玩手機,直至播廣告時才稍為把視線帶回餐桌上。就在那時,看到爸爸嘗試用刀界開「龍眼」皮,好奇下問他為什麼要吃得那樣巴閉,原來爸爸手指痛,不能使力去把被雪得硬了的皮撕開…… 見他動作緩慢一刀一刀的界下,然後又忍著痛的把皮撕開,心裡真有點不忍;本能地放下左手拿著的牙籤,右手握著的手機,隨意的把雙手放在桌上的濕毛巾擦了兩擦,便開始了剝皮活動。

也許這是父女間的黙契吧! 當我把第一粒剝了皮的龍眼放在爸爸面前的果碟上時,爸爸望了一眼,猶豫了一下,似領悟到我的心意,於是就開始一粒一粒的放進口裡

並不是誇張,但那一刻,我感覺到我們的內心在「交流」。

這是我幾十年來第一次為爸爸水果,而他,卻已經替我了幾十年……




8.20.2014

「無言老師」

不能不說這真的是上天的安排。

這邊廂跟囚友談起他對成為「無言老師」感興趣,讓我幫忙從網上找些相關資料,那邊廂便收到贐明會參觀中文大學醫學大樓 -「無言老師」的通知。這不是上天安排的驚喜嗎?!

Pasu Ng ,當日的負責人,因為從facebook知道他對推動生死教育的關注和參與,對他頗為欣賞,所以早已followed他,想不到參觀當日竟能跟他本人見面,這又是另一個驚喜吧! 

首一小時是有關「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的內容及程序講解,之後的重頭戲,便是參觀實驗室/解剖室。

步出升降機,經過一條走廊前往實驗室/解剖室 (走廊雖然也算光猛,但感覺總是帶點冷清、帶點陰涼的),這條走廊,除了是我們來回實驗室/解剖室的唯一通道,也是運送「老師」的唯一通道。走廊兩旁貼著有關「無言老師」的報導、數據、感謝信…還有一塊很大的木製紀念牌匾,牌匾上掛滿著「無言老師」的名字。

實驗室放了一些手手腳腳的血管標本,是真的。坦白說,看來並不恐怖,但卻想不到原來我們身上長著成千上萬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血管。還有一個浸在藥水裡的手掌標本,這一件標本的驚嚇度,我會形容為在這間實驗室裡最恐怖的一件標本。手背是被「浸淋」了的手指甲和表皮,而手掌卻看來像是“被腐蝕”了皮層,只剩筋和骨的樣子,手腕則是“完整”吧! 

步入解剖室時,心情是有點緊張的,因為以為會看到解剖圖片介紹一樣的畫面…… 結果當然是… “諗多咗”哩!

每一張解剖床上都放了一至兩件人體部份的塑化標本,包括肢體及器官。我們一邊聽講解,一邊參觀。

這大約30分鐘的“旅程”,對我來說,簡直是眼界大開,比起早年參觀「人體奧妙展」也更來得真實和震撼…

塑化後的人體其實並不恐怖,是有點像街市肉檔所掛著的豬肉,又或者像茶餐廳廚窗裡掛著的牛腩、牛雜。(但原來這麼一看已給自己帶來了一點心理影響。第二天剛好去了吃牛腩米,看著碗內的牛筋牛腩…不其然回想了一下,然後,真的反胃,吃不下了……)

「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在2012年的大力宣傳下,損贈者已由2012年的25人遞升至2013年的4479人,當中長者佔大多數,這個數字的確是令人鼓舞的! 

但,根據Pasu的分享,由登記成為「無言老師」,直到過身後處理有關的安排,中間,與家人的溝通和共識真的真的很重要。

  • 傳統社會著重“全屍”,親戚朋友未必理解子女希望完成父母遺願的意願,覺得把自己父母讓別人在身上界幾十刀是不孝的行為,子女心理上也因此可能承受壓力;
  •  若果家人希望先人在完成「無言老師」任務後再為先人完成火化及上位程序,他們需要等待一年半至兩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或多或少,對家人來說,是有一點心理上的折騰吧! 同時,香港不止房屋短缺,就是先人靈位也供不應求,所以,在心理和身理上,可能要有一定的準備;(中文大學得到華永會的協助,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立了「無言老師」紀念花園,家屬可以選擇先人完成「無言老師」任務後,把骨灰撒在紀念花園的。)

「無言老師」在台灣(台灣把他叫作「大體老師」)做得很成功,生死教育也一樣,因為有地利、人和,反之,香港還是慢半拍……不因為沒有有心人,而是欠了支援。

參觀結束後的de-briefing中,我們都被問道:「您會願意成為『無言老師』嗎?」

「無言老師」遺體捐贈計劃:http://www.sbs.cuhk.edu.hk/bd/index.htm
 
 
 
 
 

6.15.2014

人生課堂 - 再遇譚仔米線爸爸

遇譚仔米線爸爸,已經是一個月後的今天;過去一個月,他被安排入住老人院。(一個四十多歲的人,被安排入住老人院,不難想像他內心有多悲哀……)

看到他時,他正在休息,床尾掛了一包血包,意思是,他正在輸血。有點擔心他的情況,很想慰問他,但,來回幾次他的病房,他都在休息可能,真的太累了。

好不容易等到護理時間的結束,雖然他還是半睡半醒的蓋著眼,但因為心裡頭實在有點擔心他的情況,所以我和同行的義工同伴還是大著膽的走到他床前,跟他來了一個簡單的對話。

原來他是因為血色素偏低所以要到醫院輸血。他說回來明愛就當作是回來休養一樣,這句說話,反映了他在老人院的生活並不理想…

在香港,我暫時未聽說過住進老人院舍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起碼,從周邊朋友的分享,老人家不是生病了沒有人知,就是間中跌親、撞親,聽過更甚的,是老人家沒有人幫忙餵飯,躺在床上餓了一整天…   聽到要被送到老人院舍,我相信沒有人會開心,何況是,還在壯年的譚仔米線爸爸

在老人院舍生活得不好,我反而希望他能留在明愛,起碼,他覺得明愛的環境及照顧較好;但,要是一直留在明愛,這又意味著他的情況其實不太好…… 真無奈…



 

6.13.2014

衛斯理 - 電王

「電王」這個故事,我是閱讀網上版的,所以,在寫「讀書報告」前打算嘗試從互聯網找尋這本書的封面作點綴,可惜,就是怎樣也找不到。後來在「序」中看到倪匡提到有四個故事並不是由明窗出版社出版的,其中包括「電王」……怪不得啦!

就如倪匡在序所說,「電王」這個故事的佈局,採用了推理小說的寫法,甚至也有為下一個故事開了個引子。

故事敍述一對有「特異功能」的孖生兄弟,自出生開始便被笛立醫生(紅頭老爹)有企圖的分開,分別被「非人協會」和「紅頭老爹」養大。直至他們長大成人之後,被「非人協會」照顧的哥哥,因為「非人協會」發覺他根本和常人無異,沒有資格加入「非人協會」,所以千方百計找了白老大做他的監護人後,從此跟他「脫離關係」;而被笛立醫生撫養的弟弟,卻因為笛立醫生想到他們的特異功能只會在兩兄弟一起的時候才能發揮得到,所以也不惜一切去找哥哥回來……好讓自己能夠擁有這獨一無二的力量(可憐兩個孩子一直以為自己是「正常人」)。最後,當然笛立醫生未能得呈,更加被兩兄弟使出的特異功能(發電)擊傷。

其實,說到尾,這還是關於外星人的故事。外星人和地球人生了孩子,孩子有著外星人的特殊力量(發電),然而,當孩子知道了爸爸是來自外太空後,為了完成爸爸的遺願,所以不得不告別剛剛才相認的地球人母親,回到自己的家鄉。

故事沒有交待他們有否再回到地球,也沒有交待他們為爸爸完成的是什麼心願……可能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倪匡根本就不打算交待。

6.07.2014

89.64

1989年,我剛剛中學畢業。由胡耀邦逝世,學生自發到天安門廣場進行悼念活動開始,到趙紫陽前往天安門對學生發表了談話,以及後來的6.4.屠城,我一直在關注著整事件。

叮囑爸媽替我留著每天的報紙,很想細閱每一個細節。

家人沒有怎樣談論這件事,同學和朋友們也不見得有興趣去關注……所以自己也不敢表現得太投入。

當香港100萬人上街遊行,支持在北京天安門的學生時,我拉著當時的男朋友,要他陪我一起走在人群中,那是人生第一次參加遊行。

回到家,花了一點時間去整理爸媽替我保存的報紙,特別買了兩個硬皮快勞,做了一份檔案。記得當時已經跟自己說:「這份檔案是歷史的見證,一定要留給下一代!

此後,沒有再參與其他相關活動,因為身边找不到同道中人’,而且當時也看不見家人或男友的支持。每年6.4.紀念日,只有心裡悼念,或會偷偷翻看有關的剪報,悲痛一番。

之後工作、結婚、生孩子、照顧家庭……的確是幾乎把6.4.忘掉了。一直到了20週年,終於,終於可以去維園參加支聯會舉辦的6.4.燭光晚會。作為15萬人的其中,高舉燃點著的燭光,唱著自由花,心裡的確是很激動、很激動的,當時真的很感激有這麼一個悼念活動。

今年,是6.4.廿五週年,支聯會還是在維園舉辦6.4.燭光晚會。難得的是,廿五年後到來維園參加悼念活動的仍然有18萬人。可惜,這些年,不認同支聯會舉辦6.4.燭光晚會的人越來越多…… 也有團體另起爐灶,在別的地方搞悼念活動

從面書,網絡上看到很多文章和分享,有客觀分析,也有主觀意見,都是針對支聯會舉辦的6.4.燭光晚會
其實,這些,我都不懂,在我來說,每一年,出席集會,只是抱著去悼念6.4.死難者(或者套用網友的說法,每年去掃墓’)的心態,也希望讓死難者家屬看到這份由十幾萬人燃點的燭光所凝聚的支持,讓他們知道,還有我們。當然,暗地裡,也是想喚起周邊的人對6.4.的關注,尤其我們的下一代;還有…平反六四。

也許,支聯會真的有點變了質(其實我真的不了解),但畢竟,這25年以來,他們為6.4死難者家屬、民運人士、學生所做的一切,是不能否定的。支聯會是因為89民運而成立,我記得「黃雀行動」也是他們聯同其他人發起,當時救了很多人,包括吾爾開希和柴玲。而且,沒有支聯會,那會有6.4.記念館?

若果一心只是想在這個有凝聚力的維園作一番悼念,雖然每年都重複著燃點燭光、獻花、默哀、唱歌、睇録像、甚至有機會看到成功闖關民運人士的分享(今年有維權律師滕彪),但若果我要的根本就是這些,那不就是該到維園嗎?

我不是在替支聯會說話,因為,除了他們對6.4.所安排的事情,我對他們其他的工作從來都不關心。截至目前為止,還是覺得,要參加6.4.悼念活動,應該會選擇到維園。
 




5.31.2014

人生課堂 - 人間有情 - 義載

「冬菇亭」愛心粥店老闆李松慶在宣傳片中說道:「有能力幫人是一種福氣。」,我絶對認同。

自小已經很喜歡幫人,最深刻的一次,是和兄弟妹、表哥等人在屋村裡玩捉迷藏時,我強逼表哥停下來一起幫助一位老婆婆。那一次,雖然我們最後沒有輸掉遊戲,但我還是被表哥咒罵了幾句。

從來沒有想過幫人是為了自己得到什麼,真的沒有,總之就是很想幫人;幫人,好像是一種使命。

以前做義工,是為了幫人,現在做義工,更多是為了「學習」,尤其參加了舒緩病房服務之後,從病友身上,所學習到的、所體會到的,都不是你打一份工,或者是你上一年課所能得到的。

做義工,有些人會認為是「得閒沒事幹」,又或者覺得是為了要完成那幾十小時的義工時數,但,事實上,也會有發自真心的認同。

今天坐的士去明愛時,跟的士司機談起去明愛做義工的經驗(是他主動問我的),因為他剛剛有親人離世,所以,說起服務舒緩病房病人時,他別有一番感觸。

因為塞車關係,到達明愛時已經是下午3時,距離我們義工團隊的集合時間晚了15分鐘…… 很匆忙的在銀包掏了55元出來,一邊遞給司機,一邊打開車門準備下車,誰知司機卻對我說:「您哋做義工咁有心,我都想做返啲嘢,呢程車我唔收您錢啦! 在受寵若驚下,我一再嘗試把車資塞到司機手中,但他卻堅拒收下,並用呢度唔停得車來把我趕下車。可恨我當時真的實在很趕時間,加上一時間未能反應,現在回想起來,真後悔沒有把司機的名字記下(只記得他的樣子有點像我的家庭醫生)

開心,不是因為坐了免費的士,而是因為那一份「認同」,和那一份「福氣」。



5.19.2014

衛斯理 - 透明光、真空密室之迷

「透明光+真空密室之迷」的結局,跟「迷藏」的結局很相似,就是沒有交待主角的下落。=.=

「迷藏」的王居風和高彩虹因為發現了大公古堡的一個 超越時空通道,從此因為愛上迷藏人間蒸發。而「透明光+真空密室之迷」,卻因為衛斯理未能成功幫忙把王彥和燕芬這對情侶的透明身軀恢復成正常人一樣,讓他們也從此消失於視線中……

因為對古代/歷史事物好奇,而這個故事背景又和古埃及有極大關係,所以整體來說,就是不錯吧! 不過,還想再重提,「接受過嚴格中國武術訓練」的衛斯理,的確在很多故事裡給我一個打不死的感覺,不論他面對的是透明光的殺人王勃拉克,還是地底奇人的宋堅/宋富,也能把他的中國武術訓練恰到好處的使出來,真勁啊!


5.13.2014

人生課堂 - 譚仔米線-走辣

他是兩個年幼孩子的爸爸,早前患了腦瘤,進進出出瑪嘉烈和明愛,現在左邊身幾乎沒有了反應。探訪他的當日,他跟我們分享了很多……

為什麼要接受治療? 現在還不是等死?!
醫生都是騙人的,欺騙了你入醫院,完成了治療後,現在還不是等死 ?!
太太只會週一至週五的中午時份來探他,週六週日,不來了…
醫生准許他叫茶餐廳外賣,但太太不准,因為醫院已經提供一日三餐的膳食…
因為太太無法獨力照顧已經失去自理能力的他,所以,很快,他便會被安排到療養院居住…
被安排進療養院,其實根本是在那裡等死………  
內心的鬱結、不開心,真的不知道可以跟誰人傾訴…

說著說著,這麼的一個男子漢,在我們面前,傷心的哭了…

從他身上,我看到了…絶望、覺得被遺棄、太太不明白他、死亡正在途上…

不知那來的力量、勇氣,我問他:「您覺得自己似乎再沒有辦法可以醫治,好像在等死,那,在您離開之前,您有想過您有什麼心願想完成嗎?」他想了一想,憂傷的答我:「都完成了,幫他們申請到上樓嘛! 」。我回應他,他是一個很愛家庭的好爸爸、好丈夫。

說到在醫院吃得不好,我們問他現在最想吃的是什麼,他說:「譚仔米線」。「譚仔米線」讓他心情好了一點,我們討論譚仔的分店地點,湯底的辛辣度…等。因為譚仔不設送外賣服務,所以我們建議他考慮請探訪他的朋友替他買一碗米線走辣。看他的反應,這個建議應該讓他動搖了。

因為服務時間的限制,他可能還希望跟我們多談一會…下次吧! 下次,我希望他還未被送到療養院,起碼,還在明愛的話,環境總會好一點(不知怎地,印象中的療養院是不討好的),起碼,還有我們為他當個聆聽者。

4.27.2014

人生課堂 - 我最希望可以返屋企

「我最希望可以返屋企。」

據她說,是癌復發。

坐在梳化看電視久了,想站起來鬆鬆,但卻突然無力,最後不得不召白車幫忙…然後去了瑪嘉烈醫院,打了第一支抗癌針,再送到明愛舒緩病房。

佩服她充滿正能量! 欣賞她帶著那一點的樂觀。原本打算復活節跟家人出外旅遊的,但,天意難測,如今只期望能夠回家。回家,是她最大的心願。

想起曾經在「死在香港—流眼淚」到「死在院舍」、「死在家裡」和「死在醫院」。其中,死在家裡是大部份臨終病人的期望。在熟識的環境渡過人生的最後旅程,還有最愛的親友陪伴,相信,對臨終病人來說,這會是最好的安排。可惜,在香港,「死在家是很麻煩的… 首先,要報警,再由警務人員安排黑箱車,然後要驗屍確定死因,之後才能申領死亡証申請在家裡死亡不會是「被welcome」的一件事,先不要說申請是否被批准,就是聽到「想在家中離世」這句說話,也不會得到正面回應。

人生旅程走到最後,能夠有「話事權」,我相信這都是對臨終者的一個尊重…




4.14.2014

衛斯理-活俑

活俑是衛斯理科幻小說系列的第54個故事。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雖然內容有點天馬行空……

一個在秦始皇陵負責管牧馬坑戰馬的活俑,竟然靠著長生不老藥,一直活到現代;中間又竟然走出了陵墓,來到人間,和「凡人」緍生子然後,當孩子9歲時,因為夠時候回去「沉睡」,所以把孩子交付到牧馬場主那裡去,自己則返回陵墓一睡便睡到孩子90幾歲90 幾歲的孩子和還是停留在壯年的爸爸相遇,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當日爸爸不遲而別,終於明白為什麼心上人當日突然消失,五年後又突然出現,然後告訴自己已經結過婚,也終於認識到秦始皇陸墓超乎想像的驚人設計建築。

因為我本身對兵馬俑情有獨中,所以這個故事對我來說格外吸引,加上年紀開始大,對古代事物份外好奇… 也因為這個故事,我決定花點時間去深入認識一下秦始皇陵墓。


4.12.2014

人生課堂 - 口不對心

因為H7N9,自從去年11月開始,醫院義工探訪服務需要暫停;而5個月後的今天,我們「復工」了!

舒緩病房從懷信樓搬到了新建成的懷明樓,地方大了很多,靚了很多,設備先進了很多,感覺好像走進了私家醫院一樣,但,相對地,氣氛卻變得""了。

探訪了一位很健談的病友。從他的外表,我估計他很年輕,不過,他卻有著很豐富、非一般的人生閱歷,可惜因為時間關係,未能慢慢聽他的分享。

在交談中,他兩次提到/強調自己身體已康復得七七八八,正等待醫生安排出院,不像其他臥床的病人,他們都在等死。但當我問他,醫生是否都通知了大概出院時間時,他卻有點支吾以對,然後靜了下來…

看到他的反應,我心裡禁不住想:難道他在欺騙自己嗎?



3.31.2014

衛斯理 – 迷藏

迷藏是衛斯理科幻小說系列的第42個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白素的表妹高彩虹和衛斯理的朋友王居風(王居風是一名歐洲歷史學家)

彩虹在安道耳的大公古堡內發現了一個銅牌,銅牌上鑄著:「在此堡內,嚴禁玩捉迷藏遊戲,任何人不能違此禁例。」她希望衛斯理能和她一起研究這個禁例的背後原因,然而,衛斯理卻讓他那位歐洲歷史學家朋友去面對彩虹,結果,當然是要衛斯理親自出馬參與這件怪異事情啦!

故事的前半部,講述王居風和彩虹因為玩捉迷藏而回到了「過去」,以他們的「前生」身分出現在過去的年代,而到後來,竟讓他們捉到竅門,變成可以自由地超越時間,在不同時代自由來去,而從此,他們過著這種「周遊列國」的生活,更結為夫婦。

故事沒有交代他們再次「重返人間」與衛斯理和白素見面,所以,覺得好像有點美中不足……


3.25.2014

人生課堂 - 逐字騰稿 (III)

完成第3份逐字騰稿。

今次的經驗,讓我認識到「肌肉萎縮」這個不治之症。

基於保密理由,我不能把有關病友的資料分享,但,其中這段在住院其間的體會,我卻覺得可以讓我們思考一下。

患上肌肉萎縮症卻被安排與年長中風病人同一病房,得到的是與他們一樣的護理程序和照顧方式

被送入病房的時候,自己還能行動自如鄰床的,都是比自己更嚴重的病友;但,一個星期之後,自己情況變差不能走,只能坐,不久只能臥;相反,中風病人卻進入康復狀態…  看著他們能夠起床,能夠進食,能夠走路 …… 那一刻,不難想像自己心情是多麼的discouraging

肌肉萎縮症對醫學界來說是朿手無策的一個病症,對患者來說,更加是一個「等死」的狀態,因為根本無法醫治。

因為肌肉萎縮,連做人的基本求生技能都失去了,就是大、小二便也無法自己處理…,更不要談什麼做人尊嚴。

一個好人好姐,無端端被肌肉萎縮症折騰,可悲的是,腦袋沒有被萎縮,思想沒有被萎縮,被逼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承受這些痛苦…

*     *     *
 
一個一直被受爭議的課題 「安樂死」;在荷蘭,這個議題最近通過法例,成為全球首個容許主動安樂死的國家。 
 
其實,一個臨終病人,承受著疾病帶來的痛苦已經是很折磨,若果他真的選擇「安樂死」,作為醫護人員,作為他的家屬,我們應否選擇尊重他這最後的意願? 還是,為了「讓生命延長」,讓至親至愛能夠多陪伴,而儘力讓他在舒緩治療下等待生命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