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2014

人生課堂 - 逐字騰稿 (III)

完成第3份逐字騰稿。

今次的經驗,讓我認識到「肌肉萎縮」這個不治之症。

基於保密理由,我不能把有關病友的資料分享,但,其中這段在住院其間的體會,我卻覺得可以讓我們思考一下。

患上肌肉萎縮症卻被安排與年長中風病人同一病房,得到的是與他們一樣的護理程序和照顧方式

被送入病房的時候,自己還能行動自如鄰床的,都是比自己更嚴重的病友;但,一個星期之後,自己情況變差不能走,只能坐,不久只能臥;相反,中風病人卻進入康復狀態…  看著他們能夠起床,能夠進食,能夠走路 …… 那一刻,不難想像自己心情是多麼的discouraging

肌肉萎縮症對醫學界來說是朿手無策的一個病症,對患者來說,更加是一個「等死」的狀態,因為根本無法醫治。

因為肌肉萎縮,連做人的基本求生技能都失去了,就是大、小二便也無法自己處理…,更不要談什麼做人尊嚴。

一個好人好姐,無端端被肌肉萎縮症折騰,可悲的是,腦袋沒有被萎縮,思想沒有被萎縮,被逼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承受這些痛苦…

*     *     *
 
一個一直被受爭議的課題 「安樂死」;在荷蘭,這個議題最近通過法例,成為全球首個容許主動安樂死的國家。 
 
其實,一個臨終病人,承受著疾病帶來的痛苦已經是很折磨,若果他真的選擇「安樂死」,作為醫護人員,作為他的家屬,我們應否選擇尊重他這最後的意願? 還是,為了「讓生命延長」,讓至親至愛能夠多陪伴,而儘力讓他在舒緩治療下等待生命終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