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期待以久的一個課堂了! à 殯葬儀式/殯儀服務。出入殯儀館對大部份人(包括自己)來說始終是"不吉利"的事情,所以前一晚我把"玉佛"鍊咀找出來掛在頸上,「買個心安」。
這家殯儀館比起自己以往到過的殯儀館最大分別是沒有了那份陰深恐怖的感覺,反而感覺頗「舒服」。知道我會參觀殯儀館的朋友都問我或担心我會怕,但,我真的一點害怕的感覺也沒有。
之前看過"生死兩相安",所以知道他們特別增設了一個"靜音層供基督教、天主教等“非莊香拜神”的儀式使用。在參觀過程中,自己也有想過,將來也要在這裡啊!
這次參觀認識了很多不講不知的規矩/學問…. 原來先人過世時未過60歲是不能穿壽衣;原來先人過世時未過60歲靈堂是不能放紅燭,應放白燭;原來先人過了80歲在靈堂門口要掛上燈籠;原來先人出殯前口中要放兩粒金銀珠,意味著口甜眼閉;原來打防腐劑後不能戴假牙介指,因為整個身體都硬了起來;原來棺木有分中式西式,土葬或火化質料;原來環保棺木(紙造)看起來和'"敲"起來跟木造的棺本沒分別;原來一套完整的紙扎品是有22件的;原來紙扎公仔在未敲木魚"喚醒"之前是要把雙眼遮蓋的;原來完成火化程序要2-3小時;原來火化是分兩部份的,先要把除了骨之外的部份火化,然後用一把大風扇把它們吹走,然後把骨火化,再用"顏"骨機把骨"顏"成粉狀;原來BB的骨灰顏色是最白的;原來海葬也有限制…
主持人也有跟我們分享一些跟家屬溝通的經驗,讓我想起早前爸媽特別把他們的珍藏都平分給了我們幾兄弟妹,說不想日後我們有所爭拗;其實我也贊成他們的做法。為了不想子女費神,自己也希望在’還清醒’時好好安排,寫好重要文件擺放位置,要怎樣的葬禮等等…
主持人說得很對,葬禮是真真正正一生人只有一次的,所以,一切真的要以尊重先人為出發點。
今天朋友問我是否還有信心當這個義工?! 我記得我答她: “真的還未有這個信心”。
這段期間,我看了一些跟課題有關的書本或網頁資料,覺得這個課程,就算到最後未能當上義工,但所得到的知識和啟發卻豐富得讓自己感受良多。 一直都相信,上天要我們經歷的每一件事,背後都是要我們學習什麼;人生,本來就是不斷學習。這一課,到現時為止,我學會了"再進一步"放下;我學會了人生無常,真的要活在當下(還在學習中),真的要珍惜父母,珍惜家人。
下一堂又要交功課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